close

兩個月前去滑雪時不小心摔倒,竟然把右腳膝蓋韌帶摔傷了。該說很幸運是在瑞士受傷嗎?因為這邊別的不知道多不多,但是愛運動的人肯定不少。運動傷害(尤其滑雪)在這邊大概可以說是家常便飯,所以醫生們經驗豐富,復健體系也相當完善。經過兩個月的復健,現在小童又可以幾乎正常走路了。但是面臨到底要不要開刀重建韌帶的掙扎。因為這邊的醫生態度是我自己決定要不要開刀(因為我平常運動量不大),所以讓我陷入了兩難。Google後發現台灣有好多人也有前十字韌帶受傷的經歷,但大部份找到的部落格格主也都是分享開刀復健的過程,很少人討論如果不開刀會怎樣。於是轉往尋找英文網頁,找到了一些可以供作參考的資料,想說跟大家分享一下,希望以後有類似狀況的人可以參考。

當確診前十字韌帶完全斷裂後,除非傷勢嚴重,一般的做法都是先做復健,待膝蓋消腫後再考慮手術。一來膝蓋還腫脹時就做手術對傷口復原不利,二來先做復健鍛鍊肌肉強度,開刀後也會有助復原。什麼人一定會開刀呢?基本上之後還想從事受傷前可以做的運動,或是復健後仍有膝蓋不穩定的人,都會肯定要開刀了。那什麼人可能不用開刀呢?大多數的中文網頁都是說,四十歲以上,或是平時活動量低的人。那像我這種還不到四十,活動量不高但不想排除以後多運動可能,復健後狀況又還不錯的人,到底要不要開刀?開了是不是白挨一刀?不開刀會有什麼影響?

一份2010年Frobell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論文(參考資料),把121個18-35歲,活動力強,但非專業運動員的病患分成兩組,兩組人受傷後都先接受復健治療。第一組人在受傷後十週內做了韌帶重建的手術; 第二組人(59人)則持續復建,直到他們真的覺得膝蓋仍舊不穩定而需要手術(23人),或是他們覺得他們不需要手術(36人)。兩年後追蹤兩組人復原的狀況。結果顯示,兩組人復原狀況差不多,評量包括膝蓋狀況,還有病患恢復受傷前運動的程度。所以根據這篇研究,受傷後不用急著手術,不手術也有機會恢復正常生活。但是不手術長期到底會有什麼後遺症嗎?

因為人體很奇妙,所以醫生都會告訴你,狀況因人而異。大多數的前十字韌帶斷裂都會伴隨著半月板受損,所以小童又找到了另一篇2007年的論文,討論不手術的長期影響(參考資料)。這篇Meunier 2007年發表的論文,不知道是比較久了還是發表的期刊比較小,所以之前沒有在其他醫學討論網站上看到(至少我在找的時候沒有在google的第一頁上看到......)。但還是分享一下。他們調查了100個有接受手術跟沒有接受手術病患(保守治療法),15年後他們的狀況。結果兩組病患的結果都相似,不管是活動力,膝蓋受傷程度,或是關節炎狀況。只有沒接受手術的組在一個評量表上的分數稍低於有接受手術的組(Lysholm score,不要問我這是什麼,總之是數種評量膝蓋復原狀況的評分表之一),因為沒有接受手術的膝蓋還是會比較不穩定。至於放射性關節炎(radiological osteoarthritis,OA,我也還不知道這是啥)的比較,有沒有接受手術的結果同樣差不多,但是,如果有半月板受損的病人,不管他們有沒有接受手術,有三分之二的病患會有OA的改變。而沒有接受手術的病患他們的半月板會更容易受損,有三分之一沒有接受手術的病患會因為膝蓋的不穩定導致半月板的再次受損。所以這篇論文的結論是,雖然有沒有手術重建韌帶對膝蓋活動力沒太大影響,但是重建韌帶對避免半月板二次傷害有幫助,進而有助於避免關節炎(OA)的提早發生。

 

2013/5/31補充

最近繼續找要不要開刀的資料,又發現了兩篇有趣的討論:

先是找到了一篇摘要(Kessler, 2008),說經過11年的追蹤,發現有接受韌帶重建手術的病人後來有關節炎的機率比接受保守治療法的病人還高。這結果真是讓人感到驚奇!如果沒有膝蓋不穩定的現象,那這樣是不是反而不要開刀比較好?滿肚狐疑的狀態下,又找到了一篇討論文章。這不是一篇期刊論文,而是一個像健康資訊網站的一篇討論(連結按這裡),邀請了六位醫生或醫學院教授來討論開刀與保守療法的優劣(保守療法的前提是沒有膝蓋的不穩定情形)。基本上有人主張不一定要開刀,也有人是要開刀的擁護者。雙方各有引經據典,而無法有共識的理由多是那些引用的文獻裡都有缺陷。要不資料採樣不公正,或是評量法沒有標準化,又或者那些在十幾年前做的手術有些本來就採用不夠好的技術。總之大家意見分歧,對於開刀到底是否有助於防範日後的關節炎有幫助沒有結論。有醫生說他不相信開刀會增加關節炎的機率,有人說每個病患當初受傷的程度都不一樣,日後日常所作的活動也不同,所以很難公平比較。但大家都同意的是,半月板的(再次)受損會更容易導致日後的關節病變。因此有一個醫生說,根據文獻,日後膝蓋病變機率最低的人是那些人願意改變他們的運動習慣,避免激烈運動或其他會造成半月板受損的活動的病人,因此他覺得除非有膝蓋不穩定的現象,否則不用開刀。該醫生也做了一個很有趣的結論:如果開刀可以增加膝蓋穩定度進而減少半月板受損,那為什麼沒有看到數據顯示開刀的病人得到關節炎的機率比較低?另一個醫生則結論說:如果病人繼續從事高風險的運動,那開刀重建韌帶並不能保證半月板不會再受傷。看完這篇落落長的討論,小童的心得是:其實醫生們自己也不知道病人需不需要開刀啊...難怪我的醫生都叫我自己決定......。(剛剛發現這個討論還有好幾回合,看這種文章還蠻吃力的,等下次看完了再來心得報告)

 

希望這幾篇文章的分享,可以有助大家在做決定時的參考......

 

==

後記

這篇文章反應熱烈,謝謝許多網友都在底下留言分享自身寶貴經驗。有需要資訊的網友建議您把留言也都瀏覽一遍,希望對您的問題能有所幫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ozeTung 的頭像
    dozeTung

    炫耀文的開心生活

    dozeT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3) 人氣()